青年人才是党的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。近年来,中卫市不断在青年人才引聚、培育和使用上出实招妙招,为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注入源源不断的“青春力量”。
深化校地合作,构筑引才聚才“蓄水池”。加大招引力度,每年由市领导带队,市委人才办会同重点行业领域部门成立招才小分队,遴选一批优质岗位赴区内外重点高校有针对性开展引才。搭建求职平台,依托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以及市场化信息平台载体,面向高校毕业生针对性发布引才需求、创业政策和就业岗位,常态化开展线上招聘等活动。在企业建设就业见习基地和大学生实训基地,每年组织1000余名青年参与见习,帮助高校毕业生对接平台和岗位,根据他们的专业背景、技能水平和职业规划,结合企业需求,进行精准匹配,确保见习生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,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后备人才资源。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卫创业,在创业担保贷款、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方面,给予“一揽子”政策扶持。
强化自主培养,厚植育才用才“肥沃土”。深入实施“智创未(卫)来”人才培养计划,一对一选聘区内外相应领域专家学者作为培养导师,通过开展脱岗培训,参加或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、技术研发,到基层、企业、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“一人一策”确定培养目标、制定培养计划,每年遴选一批支撑重点特色产业及民生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青年人才。注重青年实践锻炼,支持青年人才经风雨、见世面、壮筋骨、长才干,选派青年科技特派员、教师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支医支教、提供技术服务,推动各类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,通过自主选送、联合培养等形式每年选派200余名教育、医疗等行业骨干人才赴北京、福建等发达省市及自治区对口单位研修学习,促进人才“向内交流、向外取经”,助力青年人才成长。
优化服务举措,打造爱才留才“生态圈”。始终坚持以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凝聚人才,不断增强人才黏性,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。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,打造“塞上名家”工作室、“技能大师”工作室22个,吸纳行业领域内200余名青年相互交流学习,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创造发展条件,有效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和辐射吸纳效应。常态化举办“读思享·阅知行”青年干部人才读书会,引导广大青年人才养成多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的良好习惯,感召青年人才砥砺家国情怀、矢志奋斗奉献。举办“中卫对青年更友好 青年在中卫更有为”主题青年友好商家招募活动、“春风有信•邂逅梨园”青年交友联谊活动、“返家乡”大学生观摩交流座谈活动等,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,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开放包容的气质,拥抱青春,呼唤青年,汇聚城市拔节生长的蓬勃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