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我的驻村故事 > 正文
我的驻村故事丨缝纫机终于转起来了
2023-05-15 20:56:00    来源:光明日报    编辑:    【打印本页】    字体: [][ ][ ]
2023-05-15 20:56:00
      本期讲述人:自治区司法厅派驻中宁县太阳梁乡兴源村第一书记    师宏全 

  夜幕降临,核算完帮扶车间一个月的生产量,终于可以回宿舍休息了。走出办公室,看到夜空繁星点点,感叹这一路走来的诸多不易。

  2021年7月,我被派驻到宁夏中宁县太阳梁乡兴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到岗后,我立即与工作队员入户走访,熟悉村情、了解民情。兴源村是“十一五”移民村,群众主要以泾源县、海原县山区移民为主,村民收入主要靠肉牛肉羊养殖和外出务工,有部分妇女劳动力留守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,缺乏就近就业机会。

  我与驻村工作队员马绍宏商议,能否引进一个工艺不太复杂的项目,解决妇女就近就业问题。确定好工作思路,我们踏上了找项目的路。历经半个月的奔波,来自石嘴山市、吴忠市、固原市一些项目的对比图呈现在了乡党委的会议桌上。经过对比,吴忠东星塑料编织有限公司的编织袋缝口项目生产线工艺简单,可行性高,随即邀请公司领导到兴源村实地调研考察,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。

  项目确定后,我拟定了编织袋缝口项目可行性报告,向乡党委汇报,请示协调中宁县相关部门,争取项目资金。2022年3月15日,我和马绍宏积极与东星公司对接,协调东星公司提供价值10万元的20台超声波缝纫机,先安装在村部闲置活动板房试生产。缝纫机引进后,妇女们积极性很高,踊跃报名尝试,20台机子当天就坐得满满当当,但是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,每天的完成产量较少、质量合格率低,部分务工群众信心不足,觉得挣不到钱,陆续离开岗位。

  面对这一状况,我与村“两委”班子商议,能否通过争取帮扶资金给予适当补贴来稳定车间务工人员。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前往兴源村帮扶企业宁夏瀛海中宁天祥公司,终于争取到了4万元的帮扶资金。决定前两个月每加工一条编织袋,厂家计件费用0.07元,利用帮扶资金补贴0.07元。并且对每个月工作满26天以上的妇女发放全勤奖200元。通过补贴刺激,离开的工人又陆续回到了岗位,开始认真学习操作技术,产品质量很快得到提高,工厂报名的群众也多了起来。很快,原来的车间场地满足不了生产要求,扩大生产规模也成了当务之急。

  2022年7月,经过多方协调,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“太阳梁乡兴源村帮扶车间”建成投产。新车间投资120余万元,占地500余平方米,扩大生产设备32台,并安装暖气、冷风机,设立生产区、原料区、成品区,还制定了车间管理制度,为正规化安全生产提供了条件。新建的标准化车间可解决40名劳动力常年就业,随着操作技术更加熟练,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,目前每人月收入可达到3000元左右,手法熟练的月收入已经突破了4000元,村民年收入增加120万元。

  随着产量增加,每天的原材料、成品运输也变得频繁起来。我每天奔走于车间和办公室,协调厂方、检查质量、核对数量,加上村上的工作,忙得团团转,但看到工人领到工资时的喜悦,心里十分欣慰。编织袋缝口加工相对安全,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小,但想要保障安全生产、工厂有序运行,购买保险也成了当下最要紧的事。我前后跑了4家保险公司,逐项分析对比,确定保险理赔范围,最终敲定在中国人保为34名务工群众购买保额3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,群众人身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,帮扶车间也变成了兴源村群众的就业“摇篮”。看着一个个工人在帮扶车间就业增收,真心为大家感到高兴。

  “师书记,来看一下村支部党建工作”“忙完过来商量一下出户入园怎么搞”“师书记,我们到老马家走一趟”……就这样,我在兴源村成了小有名气的警察书记、“车间主任”。

  回望来时路,我深深感到,只有心系群众,办好每件民生小事、实事,以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将有我的初心使命去干事创业,才能获得群众认可。

【编辑】:
【来源】:光明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