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我的驻村故事 > 正文
我的驻村故事丨盐碱滩成了丰产田
2023-05-15 21:20:00    来源:    编辑:    【打印本页】    字体: [][ ][ ]
2023-05-15 21:20:00

  本期讲述人中卫市文联派驻沙坡头区东园镇柔新村工作队员    邹缠

  我虽从小在农村长大,但在基层一线开展工作的经历却很少。第一次是2019年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的大普查,为期三个月。这一次驻村,之前没有任何心理准备,单位一名驻村的老同志因身体有恙急需治疗,领导找我谈话时,我欣然接过了驻村接力棒。准备好行李,开上车直奔柔新村。

  驻村,总有几件缠手的事儿让人印象深刻。李嬷嬷上访的事就是其一。初来乍到,听不少人讲起李嬷嬷,她原名李秀琴,十天有九天不是在上访就是在上访的路上,奈何她的不平事是30多年前的历史遗留问题,也因时间久远,多次协商调解无果,终究成了她的心头病。李秀琴早前家住乡镇卫生院旁边,弟弟因疾病早逝,李秀琴便把原因归为卫生院门口的垃圾箱有传染病毒。加之当时土地调整,家家都要拿出土地重新分配,她因原本属于自家的土地被分配给别人家,心怀积怨。这些林林总总的闹心事加在一起,成了她这些年不停到处诉说冤情的导火索。我们走访调查中,也倾听了周边群众的声音,又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张举鹏在司法领域工作多年的优势,多次去李秀琴家讲政策,疏导情绪,终究起了一定的作用。但问题始终没得到根本解决,因为这事儿早已判决生效。于是,我尝试从感情上化解老人的怨愤,逢年过节,我就去她家坐坐,唠唠嗑、送温暖,考虑到她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,村上想办法为她老伴申请了公益性岗位,一段时间以来,李秀琴上访的次数变少了。

  群众农业生产中的烦心事也不少。沟渠里的水槽破了好多年,泥淤挡着水流,甚至还回流,北干渠边上的盐碱地根本种不了庄稼。到了播种灌溉季,群众推开门便抱怨。尤其是流转了土地的大户,因水利设施经年累月得不到修缮,一到灌溉的时候就出状况,群众意见很大。

  其实,柔新村的地理环境不错,面向中沟路,马路宽阔平坦,汽车川流不息,小康路两旁树木林立、屋舍整齐,北干渠渠水淙淙、稻花飘香。然而,从北干渠向南转身望去,一大片都是白茫茫的盐碱地,群众反映这片地盐碱化严重,加之沟道长期淤积、排水不畅,水稻、玉米减产严重,近些年,村上大多数土地都已流转,但北干渠靠南的这片土地却无人问津

  我和驻村第一书记王生才、村两委商定后,及时统一意见,经过现场勘查、预算测算,积极争取项目,谋划对柔新村盐碱地严重的沟渠进行清理、修缮破损渠道。经多次协调争取,该项目最终列入2021年东园镇非贫困村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,总投资达998.04万元。项目实施过程中,部分村民自家田埂地头或多或少的土地被用于水利建设,有的村民因自家树木被砍阻碍施工,我们连夜入户做思想工作,最终得到群众支持,项目得以顺利实施。共清淤沟道23条、维修渠道24条、硬化巷道7条,对取水口、渡槽、生产桥等进行修缮。盐碱地排水沟道彻底清淤、疏通后,大量碱水排出了耕地,盐碱度逐步降低,以前无法种植的耕地也种上了青贮玉米。来村上洽谈流转土地的种植大户、企业逐渐增多,租金从400/亩一下提高到700/亩。村民说,多少年的沟渠都没有修缮过,驻村工作队确实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。

  农村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多彩,也是乡村振兴要解决的问题。村上没有文化广场,但村部院落比较宽敞,我动员村党建专干带领村民搞起文体活动。春节、元宵节、三八妇女节等节假日,大家跳广场舞、扭秧歌、吃汤圆、炸油饼……异常热闹。我还联系文联开展现场写对联、送祝福,送书籍、送体育器材,协调文化大篷车到村上表演。村里人气聚起来了,歌声响起来了,秧歌扭起来了,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了。

  驻村,不管田间地头还是农家炕头,到处都是社情民意。在基层能仰望星空、能闻到稻花麦香,我将一如既往热爱乡村、建设乡村、奉献乡村。

   

【编辑】:
【来源】: